非标设备技术规范 一.整机 (一)、结构可靠? 1.结构件各自分工,功能确定;机构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2.机构定位准确;? 3.重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4.机架、机座及零部件刚性足够,工作时不致于变形(如气缸座等);? 5.?运动无干扰? (二)、安全措施? 1.?设计防止意外事故的防护罩(如皮带、运动机构); ?必要时,设计双手操作按钮(如冲床等运动机构);? 3.?必要时,设置安全光栅;? 4.?设置极限位置限位器(机械限位与Sensor限位双保险);? 5.?必要时,马达装扭力限制器,防止过载烧毁;? 6.?必要时Sensor加保护罩。? (三)、安装调试方便? 1.?精度要求高的较大机架,不便加工的,基座面板采用可调支承(大直径细牙螺柱),降低成本;? 2.?螺纹联接部位要预留尽较大的安装维修空间;? 3.?有定位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延伸到基座面板上,不可直接安装在焊接机架上。? (四)、气(油)管线.?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穿留管线孔,减少安装现场开孔的困难;? 2.?对大流量气动元件,要考虑供气管直径是否足够,并在必要时设置储气罐;? 3.?需旋转的气管应采用旋转接头;? 4.?对于长距离,多管路系统,为方便维修,应采用可拔插的对接式接头。? (五)、电气线.?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留马达及Sensor穿线孔,需往复长距离移动部位应采用拖链;? 2.?Sensor座要可调;? 3.?对于小电流低压电器,为方便维修,可采用对接式接头;? 4.?必要时,电线应采取防油防爆措施(套金属软管)。? (六)、滑动转动部位的润滑措施? 1.?导轨等滑动部位,及轴承等转动部位,应设计润滑结构,装注油咀。? 2.?必要时,设置防尘结构(如采用带密封盖轴承,装密封圈等)。? (七)、其他要求? 1.?机器结构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便于制造; 2.?结构简明;;? 3.?符合经济性要求;? 4.?符合美学原理;? 5.?符合噪声要求(如同步带传动比齿轮传动噪声低);? 6.?符合环保要求(防尘、无污染) 二、零部件 ?(一)、操作面板 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具体要求为: 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 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 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 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 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 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 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 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二)、控制柜 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 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 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 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 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 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 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接线、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10、备用线%以上,并标有备用线、控制柜元件固定方式要合理,便于拆装;不允许采用螺丝、螺母穿孔固定方式。 12、电气配线应有标号,并与图纸一致。标号要求为打印方式,长期使用不脱色,并能防水、防油。另外,同一电线两端的标号必须相同,接到同一端子上的电线、控制柜的铁板厚度要保证强度,根据控制柜的大小,厚度要求不同。但一般铁板厚度要大于1.0---1.2mm。 14、控制柜的颜色为兰色或深灰色。 15、移动、运转装置的急停、安全装置等互锁信号,要求必须有继电器等硬件触点互锁,不能只有软件(PLC程序等)互锁。 16、电箱必须有可靠的接地。 17、电箱结构及四周空间大小要便于维修。 18、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19、强弱电要分开电箱配置;或左右配置,中间加隔离板。 20、超过1KVA的变压器要单独加屏蔽箱,箱体接地。 21、对包含电子系统大功率发热器件的电箱,应有空调或通风散热装置,并考虑防尘措施。 (三)、外围布线、分立总电箱和机床的连线采用线槽或金属管连接,不得直接使用电缆。 2、所有电线连接必须通过端子板,不得有直接对接的接点。 3、电缆、蛇皮管等通过箱体处必须使用标准管接头,不得直接进出布线、管路内非电缆穿线、管路内部穿线%以上备用线根备用线、管路端头、接口、线槽转角、端头等位置应适当防护,以免伤线、交流线使用红色,直流线使用蓝色或绿色。PLC输入输出线色应该区分开。地线使用黑线、设备线路移动部分比较长,和现场有干涉的要求采用吊环布线、邻近元件超过三个的位置,要就近采用分线盒布线,不得长距离分散走线、为防止水、灰尘、油污进入分线盒,应采取防护措施。11、强弱电走线要分开线槽走线,尽量避免交叉重叠。12、所有分离箱体,包括接线盒、液压站、润滑站等应有接地设施。(四)、驱动部分1、电机应有旋转方向指示。2、电机要有相应的过流、过载保护。3、电机安装部位,应留出拆卸、安装的位置。4、联轴节外露部分必须加防护。5、电机接线盒内要单独接地线。(五)、外部器件 1、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电磁阀等外部元件,安装位置要适当,以便于安装及调整。2、各器件固定位置要牢固,不易变形。3、外部器件应有固定的金属标牌,指示器件的名称、编号等,并要求与图纸一致。4、指示灯、标牌应面向外侧,并置于便于观察位置。5、外部器件接线口不能露明线。(六)、PLC部分1、输入、输出点要预留10%以上。2、PLC的输入、输出板,应选择接线、输出带电磁阀的,要求使用外部直流24V继电器隔离。4、每路电磁阀负载设一个熔断器或单相空开,熔断器设熔断指示灯。5、盘面配线时,输入输出线、PLC每个I/O槽口附近,贴有I/O地址标记。7、PLC电源必须单独使用隔离变压器。(七)、控制电源1、设备应能适应三相380VAC,+15%/-10%,50HZ的电网环境。2、交流控制电源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减少控制部分受供电电源的干扰。3、变压器采用原副边铁心分绕型。4、流控制电源,选用开关电源,提高系统的工作稳定性。5、直流负载电源和直流控制电源必须分开设置。(八)零件及钣金 1、板类零件:选用Q235钢,未注倒角棱边倒角C1,发黑处理,焊接件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特殊用途板类零件除外) 2、轴类零件:一般选用45号钢,调质28-32HRC,淬火硬度38-42HRC。(要求较高轴类可选用,40Cr,20CrMoTi,Cr12) 3、机架:受力大,承受震动原则上采用矩形钢管焊接,受力小,无震动可采用铝型材连接,矩形钢管机架喷漆黑色,铝型材用本色,铝型材平槽封条用硬封条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宁夏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