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高端养老服务正从基础照护向品质化、专业化转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地段的保利天悦和熹会颐养中心,凭借“城市级医养结合旗舰综合体”的定位,以央企资源整合能力与五星级服务标准,重新定义了都市核心区养老服务的行业标准。
保利天悦和熹会颐养中心坐落于珠江畔的琶洲板块,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等三甲医疗机构形成“15分钟黄金医疗圈”。项目毗邻30万平方米的琶洲塔滨江公园,周边覆盖4号线号线双地铁交汇站(万胜围站),137路、229路等10余条公交线路直达广州市主要城区。这种“离尘不离城”的区位设计,既保留了长者对都市生活的惯性依赖,又通过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实现了“医养零距离”的核心诉求。数据显示,该区域三甲医院急诊响应时间较城市平均水平缩短40%,为失能长者的紧急救治提供了关键保障。
中心总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采用一体两栋、分区管理模式,分为活力型长者公寓(A塔)和照护型长者公寓(B塔),提供394个床位。房型涵盖单人间(40-58㎡)、双人间(40-60㎡)、一房一厅(80-85㎡)及大二房一厅(100-105㎡),满足不同健康状态长者的居住需求。全屋配置国际认证的适老化设施:防滑地板、弧角家具、感应夜灯实现全覆盖,卫浴空间采用步入式恒温淋浴房,照护型公寓增设可三段调节的进口护理床、床头供氧设施及坐式淋浴器。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定位手环、电子围栏实时追踪长者活动轨迹,毫米波雷达防跌倒监测系统将意外风险降低65%。
:500平方米康复中心配备认知训练仪、平衡训练仪等设备,与中医康复科室联动提供针灸、推拿服务。针对术后长者设计的“60天快速恢复方案”,通过康复训练与营养支持的整合,使功能恢复率提升25%。
:涵盖图书室、影音室、健身房及书画茶艺区,定期举办书法、声乐课程及代际互动项目。屋顶疗愈花园的园艺治疗专区,由专业园艺师指导开展种植疗法,绿植覆盖率达60%,获评“广州市最美养老机构景观”。
:共享厨房、洗衣房、理发室及社区超市支持长者自主烹饪与生活打理,中央厨房获得HACCP认证,针对糖尿病、肾病等16种慢性病设立特膳窗口。
:全楼布局保利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系统,家属端APP可实时查询健康数据、预约服务,护理记录区块链存证确保流程可追溯。
中心构建“自理区—介助区—介护区—特护区”四级护理体系,根据长者健康状况动态调整服务内容:
:提供基础生活协助、健康管理及文娱活动,月均服务费800-2000元。
:涵盖协助进食、移动、服药提醒及失禁护理,月均服务费2000-4000元。
:提供24小时医疗照护、压疮护理、鼻饲管理及气管切开护理,月均服务费4000-8000元。
:针对失智长者实施音乐治疗、宠物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月均服务费12800元起。
:日常健康检查、疾病诊断与治疗由执业医师团队负责,慢病管理师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专区采用荷兰蒙德里安色彩疗法设计,通过怀旧疗法、音乐治疗延缓病程发展,2024年入住长者认知功能衰退速度减缓30%。
:提供针灸、推拿、药浴服务,针对慢性疼痛、失眠等症状的调理有效率达85%。
: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24年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5%,术后长者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8天。
中心开设书法、声乐、数字艺术鉴赏等课程,组织社区儿童与长者开展手工共创活动,文化沙龙区每月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024年数据显示,长者年均参与文娱活动达120场次,社交满意度提升至92%。
:其分级护理体系被纳入《广东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智慧养老系统成为行业示范案例。
:与暨南大学合办银龄研究生班,年均培养专业人才超200人,推动服务标准化发展。
:通过“健康直通车”项目为周边独居长者提供免费健康筛查,年均服务超2000人次,设立“和熹公益基金”资助贫困长者入住。
在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该中心家属满意度达98%,员工满意度达88%,荣获“中国养老十大品牌”称号。随着“数字孪生社区”与脑科学应用的推进,保利天悦和熹会正探索“养老+文旅”模式,为长者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重新定义都市高端养老的价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