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从“靠天”到“靠技”—JDB电子-游戏试玩平台

咨询热线 

400-320-4590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从“靠天”到“靠技”
日期:2025年07月17日    来源:网络

  盛夏时节,晋北阳高县的广袤玉米田翻涌着绿浪。规整排列的滴灌带在田垄间纵横交错,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青纱帐,农技专家蹲在地头为玉米“把脉开方”……一幅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图景正在展开。

  作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阳高县将提升粮食产能、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以10万亩示范田为抓手,集成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推动社会化服务向田间地头延伸,从“种、管、收”全链条挖掘增产潜力,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驱动、服务支撑的玉米增产增效新路。

  “这玉米长得可真棒!根壮秆粗,用的啥高招?”7月14日,在大白登镇刘指挥庄村,种粮大户王彪的玉米田成了乡亲们争相观摩的“样板间”。放眼望去,他的地块格外挺拔、齐整,长势明显压过周边田地,成了村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这精气神儿,全靠县里给的增产‘金钥匙’!”王彪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作为山西汇丰农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他的地块今年被纳入县里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重点区。按照县里的统一规划和农技专家推荐,合作社精挑细选耐密植、抗倒伏的品种,把种植密度从老办法的每亩4200株,一口气提到5000株以上。

  JDB电子试玩平台 JDB电子网页版

  “可别小看多出的这些苗,”王彪弯腰轻拍壮实的茎秆,“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好,地里的光热吃得饱,增产的底子才打得牢!今年亩产有望突破1200公斤!”

  “增产的关键在良种!”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尔东介绍,“我们大力推广像先玉1483、瑞普909这样耐密抗倒的‘当家品种’,全县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同时,积极示范苗头性新品种,并在重点区建立品种筛选示范点,不断优中选优,目标是推动形成‘一乡1-2个、全县3-5个主导品种’的布局,为持续增产打好基础。”

  良种是核心,良法是关键。过去粗放的“一炮轰”施肥,如今被精准高效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取代。如今,项目配套的田垄间密布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把水和肥料精准送达每株玉米的根须。“现在伺候玉米,讲究的是‘少食多餐’!”王彪指着田头的水肥一体机介绍,这个“智能管家”能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动态调配营养套餐,不仅喂得饱,水肥利用率比过去老法子提高了三成多。

  科技赋能的精准管控贯穿生产全程。北斗导航播种机,走线笔直,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别;矗立的农情监测站全天候“盯梢”,墒情虫情实时回传;无人机呼啸掠过,植保又快又匀……“过去种地凭经验,心里总打鼓。现在有数据撑腰,啥时该干啥,门儿清!”王彪的感慨,道出了科技入田带来的踏实感。精准的监测与智能的管理,让农业生产真正实现了“心中有数”。

  “老袁,玉米长得快啊!都12片叶了,马上追肥水要足!”龙泉镇八里台村的玉米地头,县级科技特派员闫振国站在田埂上,麻利地拨开叶片查看。种植户袁文新站在一旁,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这壮实的玉米苗,离不开专家精准到位的指导。

  眼下正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闫振国顶着烈日,身影遍布项目区的田垄。“玉米增产靠密植,但密了更得管精细!”在友宰镇坊城村的高产示范田,他召集农户现场开讲:“密植高产,关键在中期!水肥管好了,秆子壮实抗倒伏,棒子才能长得饱!”这接地气的道理,让农户们连连点头。

  阳高大地上,奔忙的农技员远不止闫振国一人。为打通农技落地的“最后一米”,县里构建了立体服务体系。王尔东介绍:“我们组建了玉米单产技术服务组,定人包村联户。每位县乡农技员固定包联至少一个村、十户以上种植户,定期下田指导。”线上服务同步发力,微信群、智能平台精准推送气象预警、病虫情报和管理要点,确保信息直抵田头。

  针对单产提升的瓶颈,阳高县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古城镇赵家村的试验田里,省农科院专家正带领农户开展不同密植梯度下的配套水肥调控对比试验。“专家带来前沿技术,我们负责本地化转化,”一位本地农技员边记录边说,“目标是形成最适合阳高资源的高产高效模式。”依托“专家团队+县级农技员+乡土专家+示范户”的链式服务体系,新技术得以精准传导、高效落地。

  据统计,项目区已举办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二十余场,覆盖超5000人次。实实在在的农技服务,让种植户们感受到了变化。“专家手把手教,啥时干啥、怎么干,心里透亮,种粮底气更足!”袁文新的话,喊出种植户的共同心声。

  狮子屯乡东双寨村的胡悦,农忙时节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家里种了20多亩玉米,全托管给悦隆宝昌农机专合作社了!旋地、播种、打药,样样不用操心,省力还能多打粮!”他的话,引来一片赞同。

  田间地头,合作社负责人胡建飞正指挥着几台大型农机作业。他指着眼前播行笔直、苗齐苗壮的玉米地,底气十足:“一样的种子,用上咱这带北斗导航的进口精量播种机,播深一致,株距精准,玉米根扎得深、苗排得齐,通风透光好,收成肯定差不了!”

  这份底气源于合作社不断强化的农机装备力量。在政策扶持下,合作社拥有了40余台先进农机,大型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杂粮收割机、秸秆粉碎机等一应俱全。“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胡建飞感慨道,“农机购置补贴给力,社会化服务项目重点倾斜,加上作业补贴,我们的产业越做越大!”

  在政策春风的护航下,悦隆宝昌的服务版图已从最初的几千亩扩展至覆盖周边狮子屯、大白登等多个乡镇的近十万亩耕地,贯穿玉米全生长周期。“我们对托管地块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良种、统一机播、统一水肥、统一防控、统一机收。”胡建飞解释道,“精细化管理下,玉米整齐度、病虫害防控效果明显提升,每亩还能节约水电和农资成本。”

  效果实实在在——全程托管的玉米地块,平均每亩生产投入成本下降约160元,亩均单产提高200斤左右,增产又增收。

  JDB电子试玩平台 JDB电子网页版

  悦隆宝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是阳高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县里出台专项奖补政策,实施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奖补,引导有实力的服务主体承建社企对接乡村服务站,承担示范观摩、巡田指导等服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海军介绍。目前,全县已培育扶持类似悦隆宝昌这样具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15家,成为推动玉米单产提升的强劲引擎。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模式,项目区规模化经营比例显著提高,为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创造了条件。